2015年5月17日星期日

在cheese tart店的龜殼

龜殼對我來說,是自己舒服的生活節奏和工作節奏。

到了一個新環境,我會很快幫自己找或造一個龜殼,找到自己可以安心安樂的位置,然後把要做的做好,有新事物或task可以試一試,太困難退回龜殼,能力應付到的便又多一個龜殼。

是的,我很膽小也不喜歡失敗。

談談我在cheese tart店的工作。

基本上cheese tart店的員工有2種: 製造staff和販賣staff。之前去旅行試過這間店的cheese tart,很想知道做法,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在這店工作,所以我應徵了製造staff (當然我要簽保密協議)。到了上班時才發現基本上製造staff都是來自專門學校或有做洋菓子的經驗,我也算是「唔知頭唔知路」地應徵了。也沒差,達成了我其中一個目標,做一些我從來未趁想像過會做的工作。

在cheese tart店,龜殼很難找。因為我是一個先學販賣的製造staff,還要學了小小又去了學小小製造。真正原因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因為我在黃金週前入職,剛巧當時製造那邊不缺人而販賣極缺人,加上我在CV上也寫了我會說英文和普通話,於是我便被安排在一個既不是完全販賣又不是完全製造的位置,由一開始便去了一個灰色地帶。

對一個平時不會做大量運動又番office工的人來說,每天6時多起床8時開始不停運動到下午4時半,再6時至9時半到超市上班,我好像每日都去了training camp行山澗一樣。起初個多星期累到不行,但現在已經習慣了。那時候,超市的工作是龜殼,因為我可以放輕鬆一點。

身體累事小,沒有龜殼事大。

微妙的身份,再加上日文差,又出現一大堆我沒學過沒聽過的名詞。(單是那些用具已經聽到我10舊雲,連中文我都不知什麼說....) 起初半個月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工作的節奏。每天就是不停出錯和被提醒。有時候聽得懂多少並不重要,重點在於聽不懂的部份。很多時候我就是因為那聽不懂的5%出錯。然後又總是有衰人從起初就不喜歡外國人,看不起日文差的外國人,愛找你麻煩。然後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a叫你用a方法,b 看了會叫你用b 方法,a看了問為何你用b方法。c會說這件事要先做,你跟住做,d會說你不應先做c。

坦白說,起初的半個月每天我都要對自己說要堅持下去,要時間適應,習慣了就沒問題,龜殼也會自然出現。

我信堅持下去,the best is yet to come.

有次在whatsapp和「好唔要得」的朋友發發牢騷,問問意見,很深印象朋友說了一句「我是在逃避不說日文」。

自己反省一下,朋友說中了。

想一想我在教會可以很放膽試用日文去溝通,因為教會的人都比較有耐性。但到了工作的地方我便很膽小,潛意識避開日文會話,很自然缺乏溝通也容易出錯。仔細想一想,用錯文法說得一團糟令對方不耐煩總比因為不想用日文問問題而出錯,為對方添麻煩來得好。

現在工作了一個月,我似乎找到了龜殼。也可以很平安地完成一天的工作,空暇時休息時又可以閒聊幾句。

整件事很不現實,去年11月我在心斎橋排隊買cheese tart,現在我在同一個地方工作。



1 則留言:

  1. 之,當初一切也要適應和耐心,這也是日後人生的一些經歷吧☺

    回覆刪除